現在人普遍都有一個想法—過去的人睡眠時間比現在人長,而且是一覺到天亮。這個想法聽起來很合理,有一句俗語叫日出而作,日落而行;很多人都覺得在過去沒有電腦、電視、甚至電燈的時候,夜間是沒有娛樂活動的。所以以前的人作息應該是依太陽而定,太陽下山後人們就睡覺,早晨太陽升起人們就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。不過,過去的人真的是「一覺到天亮」嗎?

 

1990年代,美國心理學家韋爾(Thomas A. Wehr)進行了一項睡眠實驗。實驗者每晚置身於黑暗當中14個小時,結果大部分受試者都呈現一種特殊的睡眠模式—先睡上4小時,然後醒來1至2小時,之後再睡4小時。後來的人將這種睡法稱為「分段式睡眠」(segmented sleep)。美國歷史學家埃克奇(Roger Ekirch)也以大量的文獻證實,以前的人通常先睡上4小時,半夜醒來1-2小時,之後再睡4小時。而中間醒來的1-2小時,其實是人最放鬆、最自在的時候。在半夜醒來的這一段時間,泌乳素(prolaction)的量會大量增加。泌乳素是一種荷爾蒙,主要功能為刺激分泌乳汁,而動物實驗也指出,泌乳素可減輕焦慮反應。

以上都證明了過去的人並非一覺到天亮。

 

對以前的人來說,累了就睡,睡飽就醒來,即使是半夜醒來也不是什麼問題。現代人經過各種教育,無形中就會認為自己「應該」睡滿幾小時,好像沒有睡滿時數,自己的健康就會受損。所以當無法睡滿時數,自然就會感覺焦慮,甚至因焦慮而失眠。但因為想像中的規律給自己帶來焦慮,值得嗎?

 

睡眠,其實還是要符合個人實際的需求。舉例來說,美國詹森總統(Lyndon B Johnson)晚上只睡4小時,但一定都會睡午覺。美國柯林頓總統、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、邱吉爾、發明家愛迪生等人,一天只睡4-5小時,富蘭克林、比爾蓋茲等人一天睡眠7小時,而愛因斯坦一天睡10-12小時。從以上例子可以發現,每個人的睡眠需求時間都不一樣,並不是大家都一定要睡滿8小時、5小時,又或者一定要一覺到天亮。

 

當有了這個想法的時候,就沒有「失眠」這個問題了。